智能矿山如何建

2016-11-14

今天带大家走进智能矿山建设示范企业——河钢集团矿业公司。河钢集团矿业公司是河钢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以铁矿石采选加工为主业,现铁矿石资源掌控量约为39亿吨。

一、智能矿山建设总体思路

河钢矿业总体思路是将矿山管理分为技术管理、生产管理、企业管理三个层面,将智能矿山工作分为数字化建模、自动化控制、信息化管理三个部分。

数字矿山建设思路

具体内容如下:

1、矿山生产过程数字化:利用三维可视化工具对矿区、矿床模型、设备与工艺过程进行三维建模与统一管理。

2、生产设备智能化:矿山生产设备必须具备矿山生产自动化的支撑。

3、生产过程自动化:它包含矿山生产、安全、环保过程自动化监视、监测与监控。

4、技术管理信息化:它是指矿山技术各个专业的设计、优化、分析与比较,它为生产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支撑。

5、生产管理信息化:它是以成本控制为中心的MES生产执行系统,采矿与选矿的精细化管理系统。

6、企业管理信息化:以人、财、物、产、供、销为主体的ERP系统、企业制度、知识库、办公自动化为基础的企业管理平台作为建设目标。

7、矿山平行系统:采用三维虚拟系统与生产实际集中统一管理,简化复杂矿山的管理问题。

8、矿山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集成采集与共享管理。

二、智能矿山建设现状

1、采矿

1)司家营研山露天铁矿GPS卡车智能调度管理系统

研山铁矿对传统的人工调度系统及管理体制进行改造,搭建了GPS卡车智能调度管理系统。

通过GPS提供的精确数据,系统可以智能化地做出车辆调度决策,精确地计算出卡车运行的实际距离,直接显示出卡车吨公里等重要指标,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同时为相关的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撑。

2)石人沟铁矿微震监测系统

石人沟铁矿将引进的国外微震监测软件与国内矿山三维软件3Dmine相结合,建立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震监测系统。

通过深入分析采矿活动中的应力场、微震活动规律与围岩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了基于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数据相结合的岩体稳定性评价体系,最终形成一套完整微震监测分析与预报系统。该系统在河钢矿业石人沟铁矿井下180m水平投入使用。

3)司家营铁矿井下电机车运输无人驾驶系统

司家营铁矿井下电机车运输无人驾驶系统,是一套可以替代人工的无人驾驶电机车运输系统,是实现井下运输和装卸智能协同管控的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平台。该系统于2014年11月在河钢矿业司家营铁矿投入使用。

4)井下供电及排水系统无人值守

井下供电系统将所需要的电气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单相接地报警信号等)通过网络与车间主控室进行通讯连接,实现了现场无人值守。

地采车间建立了排水自动化系统,控制画面接入到了车间调度室,实现了全自动远程控制、故障诊断、统计数据报表等功能。

2、选矿

1)皮带集中值守

研山铁矿通过PLC集中控制、皮带保护、工业电视技术等多种技术融为一体,构成研山铁矿皮带集中值守系统。

远程控制时,工人通过工业电视系统对皮带关键位置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计算机——PLC——皮带机,对整个皮带运输流程进行远程启停、调速、应急、故障信息反馈给中控人员,大大减少安全隐患和设备损失。

2)球磨机自动控制系统

为达到球磨机提高台效、稳定选矿流程、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研山铁矿构建了可靠、开放、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一体化磨矿连锁控制系统,并与已有系统进行集成,整体提高球磨机的工作效率和企业人工效率。

3、矿山信息化管控平台建设情况

1)ERP系统

2010年,ERP系统开始在河钢应用,包括生产、销售、供应、财务四个模块。目前,已经实现计划、采购、入库、出库、结算的全流程管理,大大加快了业务的处理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SRM网上招投标和供应商管理系统

此系统应用覆盖河钢矿业机动供应部和河钢矿业下属各矿山,实现了网上招投标采购和供应商的准入与冻结等管理。为公司节省大量办公和通讯费用,同时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3)MES生产执行系统

此系统功能覆盖河钢矿业旗下8家矿山。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执行生产计划和销售订单,收集产品、产量、销售发货和检验、化验等数据,并上传到ERP系统中,为在ERP系统中完成生产计划和销售结算提供数据支撑。

4)二维码打印系统

系统功能覆盖河钢矿业旗下各生产矿山。规定物料入库、出库时,打印并粘贴二维码标签。管理人员扫描二维码标签,可以获取入库和出库相关信息,为实现对供应商、物料库龄和使用寿命的跟踪提供支撑。

4、智能矿山物联网建设

河钢矿业设计院采用物联网技术,研发井下环境参数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两大“安全避险”系统,构建了矿山井下新型安全技术体系,以下技术已经在河钢矿业黑山铁矿、河钢矿业司家营铁矿井下现场应用。

三、未来

针对未来智能矿山建设,需要加强以下两方面:

1)加强内部实施团队水平和技术,组织专业化培训。

2)加强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和矿山企业间的沟通,形成优势互补、通力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智能矿山工作。